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中国环境管理网 >> 环管体制 >> 案例 >> 浏览文章

吉林市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11月0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内容速览]  吉林市因江而得名,沿江而布局,受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高风险的威胁。

   

    吉林市因江而得名,沿江而布局,受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高风险的威胁。首先是流域风险,吉林市位于松花江上游,作为一条跨省界河,沿江涉及到近千万人口的环境安全和国际问题,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级别较高。其次是化学危险品风险。吉林市是一座化工城市,多年来,以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为主干,下游化工企业为配套的完整化工产业链条得到了规模化发展。因此化学危险品、危险废物环境污染事故依然是全市的主要环境风险。

    “居安思危”,面对高风险,吉林市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思路和实践成果。概括起来说,主要为两项评估,五大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工作加强。

    1、首先是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分类、分级建立了环境风险源档案,实现风险源动态管理。

    风险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确定重点环境风险企业33家,一般环境风险企业25家,县区环境风险企业48家。二是确定重点风险因子,主要为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工艺中涉及到的所有原材料、中间体、助剂、催化剂、产品、副产品、固体废物等,并根据确定的风险因子编制了化学字典库,主要包括每种因子的理化性质、毒性分级、检测方法、标准、防护措施、处置方案及不同生产过程一次工艺使用量、储存量、全年总量等信息。三是确定主要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主要包括社区、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水体等,详细掌握人文、水文等信息。

    2、开展环境应急能力评估,建立风险源网格化监管体系、应急监测体系,实现污染源管理向风险源管理转变,对风险源实施全面监控。

    风险源网格化监管体系主要是将环境应急监管责任实行目标化管理。在每一个网格内,明确责任人、明确监管任务。

    3、开展课题研究,有针对性解决环境应急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模板化的工作需求,将应急管理理念、思路、方法、技术等向更深、更细、更高的要求发展。

    4、建立以《吉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总纲,以县区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预案、重点工业企业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为分支,以流域、区域、重点工业企业应急防控工程技术方案、应急指挥操作规程、分类应急操作手册为支撑的应急预案体系。

    体系中的重点是作为预案支撑的专项预案、企业应急预案和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因子所制定的应急防控工程技术方案、应急指挥操作规程、分类应急操作手册等。

    5、建立并完善车间、企业、区(流)域三级应急防控体系。

    主要内容为在装置区设置围堰;在企业建设事故缓冲池、拦污坝;在松花江二级河流上根据水量、水情、河道、堤防、人文、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情况,预先选定适于采取污染防控工程措施的控制断面,分流区域,并根据不同环境风险因子制定污染防控工程技术方案,绘制工程施工图。

    目前,在重点工业企业,吉林市已完成建设围堰2万延长米,事故缓冲池10座,容积11.66万立方米。永久拦污坝2座。

    在松花江九条二级支流上预设了22个防控断面,2个分流区域。

    6、在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性质、规模及保障需要的基础上,按照超前准备、保障到位的原则,建立以吉林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为中心、以重点工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物资储备库为分库的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吉林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于2007年底建成,主要储备了活性炭40吨、围油栏1000延长米、化学药品10余吨,以及工程配套物资、夜间照明设备等。同时对重点工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明确了联系人和调集方式。

    7、加强演练、组织多元化应急培训,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急指挥水平。

    8、建立以预警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支持系统(数据分析、模型预测、化学字典、技术资料等)、分类应急管理系统(流域、区域、重点工业企业、交通干线、市政管网、饮用水源地、放射源等)、信息发布系统、应急档案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应急管理平台,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应急处置科学化、程序化管理。

    预警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举报投诉系统、自动监控、预警监测管理系统三部分。

    应急指挥系统主要为支持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语音通讯方式的应急通讯系统,文件、图像、语音传输系统和GPS导航系统。系统中已设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响应模式和响应流程,一经触发,立即产生联动响应。

    技术支持系统由数学模型库、技术资料库、化学字典库、应急预案库、专家库、应急物资库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应急指挥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应急管理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依托的技术管理平台,包括流域、区域、重点工业企业、交通干线、市政管网、饮用水源地、放射源七个管理子系统。其中:

    流域应急管理子系统为该系统的主要工作模块。

    主要包括:松花江九条二级支流水文、地理、人文等大量基础信息;流域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风险因子评估报告;每条河流分段应急防控工程、技术方案;水污染扩散预测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应急物资储备、调度、线路规划方案;应急指挥操作规程、应急响应流程、应急操作手册、分段监管体系等制度和规范性文本;可实现三维动态事故模拟演示。

    重点工业企业应急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企业完整的风险源档案。矢量化的厂区平面图;三维动态显示厂区地下管网及污水流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操作规程等。

    区域应急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区域大气环境污染事件所建立的应急管理系统。区域应急实行网格化管理,系统提供了每个网格内的详细人文信息;提供了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确定疏散范围、疏散线路规划;同时可以利用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对污染因子扩散方式进行动态模拟。

    交通干线、市政管网、饮用水源地、放射源四个管理子系统是以辅助功能为主的系统,其作用是为应急指挥工作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持。

    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包括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所建立的信息发布模版及程序和方式等。

    应急档案系统伴随应急指挥系统同时启动,对应急指挥系统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发出的每一条指令、接收到的信息等均做存档处理。在应急指挥过程结束后,系统可形成完整的应急档案。主要包括:工作日志、工作报告(初报、续保、处理结果报告)、会议纪要、专家论证意见、监测报告、领导批示、公文流转记录、原始资料、技术数据、影像资料等。

责编:李克非

    低碳经济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支持低碳?
选择节能环保商品!
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
少用一次性用品!
减少不必要浪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