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农村“三无”到“三有”大转变改善环境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12月06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寿光农村"三无"到"三有"大转变改善环境
中华环保宣传网讯 走进寿光市侯镇西河南一村,村里道路整洁,环境优美,群众乐居,一副和谐农村景象。11月29日傍晚,村民国现军如往常一样出门将垃圾倒在路边的垃圾桶里,并小心的将桶盖盖好,像是自家的东西一样爱护,"现在已经习惯将垃圾倒在垃圾桶里面。有了垃圾桶,村里就干净了,我们心里也舒畅了。我一直就把它们当自己家的家伙事一样爱护,轻拿轻放,也不准小孩子们破坏。" 据悉,这只是寿光市975个农村中普通的一例。
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寿光城区环境日益整洁,而绝大多数农村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存在着无人管理、无专项费用、无垃圾收集设施的"三无"现象,各种垃圾被随意倒在路边、沟渠边或者就地焚烧,往往在墙角旮旯、村头路口,都有垃圾的影子,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危害极大。自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后,该市将公共环卫设施和优良的环卫服务向农村倾斜,多方筹资在农村建设了118个标准化垃圾房、283个垃圾池、配套了13535个垃圾桶,建立了农村保洁队伍,村庄保洁达到日日保洁,垃圾清运实行统一清运。目前全市农村已经实现了有一批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有一支工作负责的环卫专业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三有"局面,城乡环境卫生差距大大缩小,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群众得到实惠。(寿光市环卫处 孙建刚 梁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