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中国环境管理网 >> 低碳经济 >> 浏览文章

宁海湾十年建成循环经济开发区 构建“绿色工业”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10月10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浙江沿岸罕有的碧绿海水,国有大型火电厂高耸的烟囱,两个看似彼此冲突的画面,同时出现在象山港宁海湾。究竟是什么“魔法”让宁海湾跳出“污染-治理”的死循环?答案是:发展“循环经济”。本月底,“浙能”脱硝催化剂项目将进行设备调试,有望于年底部分投产。一系列循环经济新项目也先后签约,宁海湾构建十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补全。

  2006年,国华宁海电厂投入运行。尽管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国家级环保标准,但大量废弃物仍是海湾难以承受之重。“何不‘变废为宝’,让国华电厂的废弃物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材料呢?”早在电厂开工建设的2003年,宁海湾就成立经济开发区,探索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中国式“卡伦堡”。

  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那么,电厂废弃物又如何进入“循环”呢?最初建起的循环链都跟煤渣处理有关。投资4.2亿元的海螺水泥厂,走的是“煤-电-粉煤灰-水泥”循环链;投资1.2亿元的北新纸面石膏板厂,通过“煤-电-石膏-石膏板”开展生产。这两个项目“吃掉”了电厂绝大部分固体废弃物,也为当地经济贡献了30%的产值(不含电厂)。

  为更好地减排气体废弃物,减少区域酸雨影响,并使固体废弃物完全“消化”,宁海湾亟需引入新的循环链。投资4亿元的“浙能”脱硝催化剂项目将启动,可以使全部二氧化碳废弃物“消化”;投资4.5亿元的“浙能”电厂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也将于年内进场施工,完全消耗剩余的电厂固体废弃物;与此同时,“巨成铜业”、“利伯河竹纤维板”等一批绿色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涌入宁海湾。

  电厂发电产生大量余热、排放大量温水,这笔热能财富又该如何挖掘?宁海人的设想是,引进杭州热电集团项目,铺设蒸汽管道,将电厂的蒸汽导出,为园区企业集中供热。“这进一步延伸了循环产业链,也将成为宁海县‘节能降耗’的新途径。”据宁海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辅橡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和部分审批。

  构筑在“循环经济”上的绿色工业,为海岛旅游开发提供了可能。明年5月,“小普陀”景区将对外开放,到年底,宁波市首个游艇俱乐部基地将建成。宁海县已制定《宁海湾岛群旅游开发方案》,这片美丽海湾将成为大型电厂与旅游开发并行不悖的滨海度假区。

    低碳经济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支持低碳?
选择节能环保商品!
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
少用一次性用品!
减少不必要浪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