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2015年初步建立渔业节能减排法规及监管体系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12月22日 来源:法制网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全球养殖产量的70%。渔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耗大、排放多、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逐步显现:渔船数量庞大,到2010年末机动渔船达到67.5万艘,作业结构不尽合理,渔船装备水平落后,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柴油消耗占捕捞生产成本已达70%;养殖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池塘老化,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投喂冻鲜小杂鱼养殖现象普遍,局部地区养殖排放污染问题突出;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低,部分加工企业存在用水量大、废弃物多、综合能耗高问题等等。《意见》称,“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因素,成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渔业的主要障碍。”
虽然近年渔业系统在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但总体看渔业节能减排潜力大难度同样大,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不足和法规标准体系滞后等问题。
根据《意见》,渔业节能减排指导思想是以渔船节能为重点,逐步推进捕捞、养殖、加工、渔港各领域节能、节水、减排以及循环综合利用,采取政策、经济、技术、管理等措施,提高全行业节能减排意识,建立节能减排管理机制,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注重效果,节本降耗”、“政府主导,广泛参与”等是渔业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意见》提出,要切实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渔业节能减排。明确生产经营者的节能减排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调动协会和渔民的节能减排积极性,形成渔业各行各业、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根据《意见》,到2015年,渔业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渔业单位产值能耗明显下降;更新淘汰一批老旧、高耗能渔船,新船综合节能效率达15%以上;循环水养殖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日益完善,综合节水达50%以上;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渔业节能减排法规和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科技支撑、协会推动、渔民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全行业节能减排意识有较大提升,能源利用水平有较大提高,渔业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意见》提出三个重点节能减排领域,即:捕捞业节能技术改造、养殖业节水减排、水产品加工业节能减排。(本报北京12 月1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