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中国环境管理网 >> 环管资讯 >> 监管 >> 浏览文章

尾气成PM2.5元凶 黄标车淘汰提速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3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苏仕日 摄

  佛山惠景城超标、广州市监测站超标、麓湖超标、顺德金桔咀超标……冷空气减弱之后,珠三角一半监测点连续四天录得PM2.5超标,当气象扩散条件降低之时,城市自身的污染排放令空气质量现出了“原形”。

  环保部门研究发现,火电厂、工业锅炉以及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三大来源,而对于人口密集、工业相对并不集中的城区来说,机动车尾气无疑成为影响众多市民呼吸清新空气的梦魇。

  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通过把PM2.5纳入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同时,也强调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终于有了明确的退出时间表。

  汽车尾气成为广州空气第一大威胁

  此前,与PM2.5密切相关的电力、水泥等高排放行业都相继出台了“十二五”减排目标,并进行了多年的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唯有城市PM2.5排放大户的汽车尾气,一直缺乏统一有力的约束措施。

  此次机动车污染防治措施的出台,对机动车保有量第一大省的广东形势严峻。环保部门坦言,去年来机动车新增量控制不足,“黄标车”淘汰缓慢。2011年我省机动车新注册车辆和注销车辆相比,比例仅10:1。

  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目前环保部门正与交通部门紧密联系,商量制定加快我省“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的更新淘汰方案,无论是强制约束与经济鼓励方面的政策,都可望得到加强。到2015年,实现珠三角地区基本淘汰全部“黄标车”(包括2005年之后)。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一场“由绿替黄”的机动车更新换代行动即将加速。

  事实上,提起尾气污染,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市民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场针对公交汽车的黑烟治理运动
就大规模开展,随后城市公交陆续换成LPG、LNG等清洁燃料车辆。之后,矛盾的焦点开始转向日益膨大的私家汽车与货车排放,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去年11月1日,交警部门在中山大道科韵路交界进行校车整治统一行动,无心插柳就查到4辆高排放的“黄标车”,其中一辆一日两次在同一地点出没被抓。

  据广州市环保局局长透露,广州大气污染物的构成中机动车尾气约占38%,工业污染源约占32%,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对广州空气污染的第一大威胁,环保部门每年接获1万多宗汽车尾气污染投诉。

  广州的困惑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缩影。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由1.18亿辆增加到1.9亿辆,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是大气环境污染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跟‘绿标车’相比,‘黄标车’由于出厂技术性能低、污染排放高,再加上使用年限长、维修保养差,超标排放现象频繁,尤其是黄标柴油车冒黑烟现象严重。”

  按照我国机动车排放因子测算,以汽油车为例,一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4辆国标准或30辆国标准“绿标车”的排放量总和,全省所有“黄标车”污染物排放量约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全省17%的“黄标车”排放了区域内65%的氮氧化物和91%的颗粒物,成为城市灰霾的元凶。人们常在马路上看到行驶着冒黑烟的柴油大汽车当中,“黄标车”就是其中的大头。

  “黄标车”实际控制效果不理想淘汰缓慢

  事实上,近年来官方一直在促进高排放汽车特别是“黄标车”的淘汰。2009年7月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特别指出,提前报废的各类“黄标车”并换购新车,可以享受补贴。

  此外,从2009年开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先后对“黄标车”实施限行,实施的路段与时间范围都一再扩大,去年底广州的限行区域已拓展到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部分区域,目前限行区域面积达到353平方公里。

  但淘汰“黄标车”实际效果却未尽理想。在本月召开的全省环保局长会议上,省环保厅负责人就指出,“以机动车减排为例,机动车新增量控制不足,‘黄标车’淘汰缓慢。”

  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珠三角新车已提前执行机动车第四阶段(国)排放标准,新小汽车已经没有“黄标车”和高排放车辆。而广州、深圳、中山、佛山、珠海、东莞、惠州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简易工况法检测,这种检测标准更高、更难作弊,要通过这个检测,才能取得年检,也把一部分“黄标车”挡在了门外。据环保部门当时统计,广州大约有3.2万辆—6.7万辆的汽车因实行简易工况法无法通过年检,被迫淘汰,其中以“黄标车”居多。

  但这种方法由于技术原因,对超过3.5吨的重型汽油车、紧密型多驱动轴柴油车和额定功率超过450千瓦的特重型柴油车并不适用。根据省环保厅数据,广东省40多万辆重型“黄标车”的排放,占了所有“黄标车”排放的七成,等于这些重型车占了所有机动车排放的近一半。

  除此之外,“一些外省货车进城,也是一个比较难监管的难题。”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彭美春教授告诉记者,交警对超速等违章
执法已经忙不过来,“黄标车”大多只能靠人工执法,许多时候执法力量比较薄弱,一些外地牌照的货车因为外地排放标准相对较松,交通违章未完全联网等因素,就敢于闯进珠三角的限行区域。

  此外,不少地方环保部门都有路边流动测尾气车辆进行监督罚款。彭美春教授认为这种流动监测也仅仅局限于城区部分路段,“流动监测车成本很高,暂难大规模布设”。据记者多日来在广州城区主干道观察,只留意到在东风路中山纪念堂附近以及东濠涌附近有这种流动测尾气车。

  广东拟加速淘汰46万辆“黄标车”

  机动车排放特别是“黄标车”的问题得到了国家高层的重视。今年2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

  与以往通过经济激励政策鼓励车主自觉行动不同,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黄标车”的淘汰提出约束性的时间表。此前,我国没有强制淘汰“黄标车”的政策依据,目前各地只能做到限行而不能禁行,鼓励淘汰而不能强行淘汰,这给相关工作带来了操作难度。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总裁陈虹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制定针对“黄标车”的限行措施,例如禁止在高速公路、人口密集区等区域行驶,违反规定者处以罚分、罚款等;对“黄标车”增加车辆检测次数、项目和费用,对于排放严重超标的“黄标车”直接取消其车检合格资格;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黄标车”转籍;制定更为严格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强制报废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

  对于前两年实行的“以旧换新”政策,陈虹建议加大补贴力度并规范运作。“2010年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共补贴车辆45.9万辆。由于补贴的方式和力度限制,对于解决存量庞大的‘黄标车’问题来说依然是杯
水车薪。”他建议旧车报废应换购为指定清单内的节能环保车型。车主在获得公安部门认可的报废车辆回收拆解证明,并换购相关政府部门指定清单内的节能环保车型时,方可享受补贴。

  除此之外,有环保志愿团体也建议,可以借鉴深圳的“大运会”期间的经验,选聘1020名社会监督员协助对冒黑烟车辆的举报与监管,依托社区成立“黑烟车猎手”社区联动小组,发动市民举报投诉黑烟车。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述部分思路已进入广东省环保部门的决策。根据正在制定的《加快广东省“黄标车”更新淘汰实施方案》,重型载货、大型载客“黄标车”和营运、企事业单位“黄标车”共约46万辆是未来更新淘汰的重点。

  一些地方已准备先行先试,甚至以此契机成为城市交通转型的“抓手”。“两会”期间,深圳市长许勤就透露,深圳正考虑用电动车来替代“黄标车”,今年还将计划新增投放2000多辆新能源汽车,打造“绿色出行”城市。而广州环保部门则进一步严格机动车污染源头控制,在2012年上半年,全面推广使用粤标准车用柴油,力争2012年底,对柴油汽车实施国标准,并计划将柴油车改成黄标,腾出空间推广新能源汽车。

  黄标车

  名词解释

  黄标、绿标车主要由汽车型号、排放装置决定。“黄标车”(不包括摩托车和低速载货汽车)是指达不到国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属高污染排放车辆。黄标、绿标车都要经过尾气检测合格才能通过年审取得上路资格。即使被评为“绿标车”,如果不通过尾气检测,也不能通过年审。

    低碳经济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支持低碳?
选择节能环保商品!
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
少用一次性用品!
减少不必要浪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