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江北区次级河流整治 盘溪河不再又黑又臭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10月28日 来源:本站原创
整治后的盘溪河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江北区环保局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经过一年时间的整治,往昔又黑又臭的盘溪河江北段已经消除黑臭,再无污水排入河道,水质也从劣Ⅴ类基本恢复到Ⅳ类。
去年,江北区按照“执法清源、工程清河、生态建绿,长效固本”十六字方针,成立了以区长何贵为组长的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在此前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工程治理措施,还全面实行次级河流“河道长”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确保整治目标的完成。
治河要先治污
关改搬拆流域内污染源
盘溪河江北区段全长约3公里,起于嘉陵江,按河道两侧平均20米计算,生态修复面积在12万平方米以上,整个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
“治河要先治污。”江北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盘溪河整治首先要对流域内的污染源进行整治,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于是,2010年7月至9月,一场历时3个月的攻坚执法战役拉开,区环保、工商、卫生、农林水利等十几个部门协同作战,实施“关、改、搬、拆”四项措施,对各类污染源进行集中整治。
截至今年9月底,流域内共关闭污染企业及加工作坊17家,取缔畜禽养殖场35户,3518头生猪、36头牛搬出禁养区;拆除河岸违章建筑2万平方米,沿岸所有工业、畜禽污染源全部整治完毕。
目前,盘溪河江北段再无污水排入河道。
生态修复工程
河道两岸栽植树木绿地
江北区次级河流工程治理包括河外截污和河内清淤两个部分,河外截污是要将所有进入盘溪河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河内清淤是要清除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和河底的淤泥。
据介绍,盘溪河江北段整治工程共建成垃圾收运站3个,清运垃圾1000余吨,完成管网铺设2公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3处,截流大型污水排放口3个,小型污水排放口4个。
随着治理项目的逐步完工,又启动了河流沿岸的生态修复工程,在河道两岸栽植树木、培植绿地,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目前,开工建设的盘溪河生态公园,已完成2万平方米整治工程,共栽植乔木2000余株,铺设草坪近2万平方米。
长效监管机制
设立“河道长”层层监督
如今,盘溪河已不再是又黑又臭的水沟,水质也从劣Ⅴ类基本恢复到Ⅳ类,从黑名单中消除。
治污是标,管护为本,整治之后,如何保障清水长流?
江北区环保局负责人表示,他们专门建立了次级河流“河道长”长效监管机制,由当地街镇主要领导担任“河道长”,区级领导担任“河道督导长”,区人大、政协领导担任“河道巡视长”,并聘请环保监督员对每个河道实施义务监督。
同时,区政府对“河道长”单位实行水质和改善率“双目标”考核,采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年终考核制度等五项保障措施,建立起一整套河道监管、监督体系,形成以点带面、层层包干的长效监管格局。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吴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