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领低碳试点创新 打造低碳实践平台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12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给获奖单位颁奖。 符超军 摄
低碳发展,广东先行先试,就在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历经周折终于在落幕前达成减排承诺之际,广东低碳省试点已稳健起步一年有余。
低碳时代始于微观个体,在这场绿色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广东社会各界也涌现了一批“碳路先锋”。为发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低碳省试点工作。在省发改委支持下,南方日报社、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推选的“2011南方低碳年度标杆”新鲜出炉,既有经济发展中的“动力车头”产业园区,也有低碳发展的“承载者”企业,还有作为社会生活“细胞”部分的社区。
昨日,首届“南方低碳年度标杆2011颁奖盛典”在广州举行,20家企业、8家园区、10家社区荣膺南方低碳标杆称号。
更多期待
“低碳标杆”助推广东发展
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在致辞中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广东低碳试点工作开局良好,初步实现了2011年低碳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广东低碳试点工作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结合,在促进节能减排和节能降碳指标完成的同时,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新的产业革命。
鲁修禄说,未来的一年,广东低碳试点工作将进入“攻坚阶段”,需要依靠广大企业、园区和社区,以及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的产业革命,从而推动广东低碳发展进入“快车道”。
此次开展“南方低碳年度标杆”的评选,是推动全社会关心低碳发展、促进广东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以点带面,推进低碳试点省工作。相信广东还有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园区和社区,将在节能降碳、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成为全社会低碳发展的“标杆”。
打造平台
分享低碳理念和实践经验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在致辞中表示,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接踵而至,全球危机在复苏过程中跌宕起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已成为共识,以低碳文明和绿色生活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低碳试点先行先试,广东正在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潮中。
作为有担当勇进取的媒体,南方日报在推进低碳试点过程中积极行动,全面启动了“绿色战略”:从举办绿色战略论坛到开办绿版,到发布南方低碳指数,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积极参与这一场低碳绿色变革。
张东明说,“南方低碳年度标杆”活动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通过政府、学界、媒体多方共同努力,让更多企业、园区和社区能够参与进来,向全社会分享低碳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的经验,共同引领广东低碳省试点创新实践的大潮。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彭国华 统筹 陈韩晖 贾肖明
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赵黛青:
低碳转型要在科技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
“开展国家低碳试点省工作,是广东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引导生活和消费模式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是缓解资源瓶颈、应对气候变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抓手。”赵黛青认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广东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效水平已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广东省积极增加森林碳汇,保护生态环境。广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国际社会以及国内对广东的努力也是寄予极大期待。
“低碳这个科学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规律、约束和制度创新的特征,这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赵黛青坦言,作为低碳促进会的研究人员,“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从自身来共同探讨低碳经济、低碳发展方式转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她建议,科技和制度的创新等都需要先行先试、试点示范,才能够不断地探索低碳发展的道路,同时积累经验、树立标杆,推进全员的参加,“所以此次活动非常符合广东省低碳试点省的要求,也是非常好的模式。”
■专家视点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主任江峥:
转变经营理念找到科学低碳发展模式
万事起头难。作为此次活动三家主办方代表之一,江峥坦言,在本次评选活动中,感受最深的是社会对低碳工作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大家不知道低碳工作该如何开展,这更加凸现了首届南方低碳标杆活动的重要意义。”
江峥表示,评选活动中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很多园区问我们成为低碳标杆企业有什么好处,并且政府有什么样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对此,江峥呼吁社会应转变对低碳的观念:“如果我们将低碳看作是政府层面的层层指标用能分解和考核,将低碳看作是企业和项目层面的用能限制,那么低碳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我们将低碳看作是用最少的投入、最低的能耗实现最大的效益和可持续的产出,那么低碳是美好的。”他认为,以往国家、广东省每年安排大量的经费奖励企业做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省政府也安排了大量的资金做产业转移和升级工作,其实这些都是低碳相关的一小部分工作。今后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毕竟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是科学发展的主题。我们可以在低碳经营的理念上找到科学的低碳发展模式。
■代表感言
南方低碳标杆园区代表
中山小榄低碳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益清:
低碳“四化”探出高效友好发展路
小榄镇通过四个方面的建设,探索出一条高效、智慧、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一是环境建设生态化,实行污水处理集中处理。二是转型升级生态化、产业化。小榄镇被认证为广东省首家半导体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镇。三是低碳建设政策化。重点围绕高排放行业制订减排计划,力争实现全镇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低碳服务公益化。成立中山市小榄镇低碳服务发展中心,协助政府推行低碳发展目标的实施和低碳城市的建设。
南方低碳标杆企业代表
广州市浪奇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勇国:
低碳战略使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低碳发展很好地结合了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这三方面的企业需求,浪奇公司制订低碳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开发研究,推动节能减排,在中国日化行业启动了首个碳足迹产品标识项目,这些努力使浪奇公司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使浪奇公司在市场格局变化率先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南方低碳标杆社区代表
招商地产绿色技术总监冯勇:
无论房价高低都要做低碳
房地产和建筑企业一定要做绿色和低碳,这是我们所必须追求的唯一出路,无论房价多高,无论产业是怎么样。作为一个企业,更需要的是从绿到精,做绿色并不就是钱多,就会增加成本,高舒适、低能耗、低影响是原则。
不光是住宅,更多是做产业,我们追求走路上学、走路上班、走路购物、上路休闲,这样才可以节能,才可以减少碳排放。
我们在“十二五”有各种节能减排的目标,仅仅一栋楼是绿色是不够的。碳不是一个约束,需要碳认证、碳资产,今后还会有碳交易,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做广东省的低碳示范。